气候变化致东南亚热带气旋破坏性加剧

近日,美国罗文大学、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科学家在《npj-气候与大气科学》期刊上发表研究称,东南亚热带气旋现在正生成于更靠近海岸线的地方,增强速度更快,并且在陆地上停留的时间更长。

该研究首次利用来自9种全球气候模式的数据来研究19世纪至21世纪的热带气旋,结果发现气候变化改变了东南亚热带气旋的行为,比如在海岸线附近生成增多、在陆地上移动速度减慢等。

在全球,热带气旋都受到海水变暖的影响——海水越暖,热带气旋可从中汲取的水蒸气和热量就越多。这意味着台风登陆时,风力更强、降水量更大、洪灾更严重。

东南亚拥有人口密集的海岸线,受海平面上升影响,热带气旋会在东南亚引发暴雨和严重洪灾,迫使人们大规模撤离,破坏基础设施,影响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安全。当热带气旋变得更具破坏性时,这无疑将加剧沿海地区数千万人的风险,像泰国曼谷这样的城市,正面临持续时间更长、强度更大的风暴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威胁。(来源:《npj-气候与大气科学》 编译:吴鹏)

(责任编辑:曹锐怡)